早期,丙烯聚合只能得到低聚合度的纸化产物,属于非结晶性化合物,无实用价值。1954年,Ziegler和Natta发明了Ziergler-Natta催化剂并制成结晶性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立构规整性,称为全同立构聚丙烯或等规聚丙烯。这一研究成果在聚合领域中开拓了新的方向,给聚丙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在塑料制品以及纤维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营口抗裂纤维-价格
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减量化和热能利用方面有一定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冷静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一是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日处理1t垃圾工程投资4亿-6亿元,平均每吨垃圾处理成本超过18O元;二是依赖于较高的上网电价。燃煤火力发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约.3元,而垃圾发电的上网电价一般超过.5元。为追逐发电收益,一些企业过量加煤,实际演变成小火电项目;三是焚烧产生的飞灰未作妥善处置。按照环保要求,飞灰由于含有超量有毒有害物质,应按危险废物处置,处置成本高达18元/t左右,即每吨垃圾处理成本要加数十元到上百元。
1957年,由意大利的Montecatini公司首先实现了聚丙烯的工业化生产。1958-1960年,该公司又将聚丙烯用于纤维生产,开发商品名为Meraklon的聚丙烯纤维,以后美国和加拿大也相继开始生产。
1964年后,又开发了捆扎用的聚丙烯膜裂纤维,并由薄膜原纤化制成纺织用纤维及地毯用纱等产品。
20世纪70年代,短程纺工艺与设备改进了聚丙烯纤维生产工艺。同期,膨体连续长丝开始用于地毯行业。目前,全球90%的地毯底布和25%的地毯面纱由聚丙烯纤维制得。
1980年以后,随着聚丙烯和制造聚丙烯纤维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茂金属催化剂的发明使得聚丙烯树脂的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提高了其立构规整性(等规度可达99.5%),从而大大提高了聚丙烯纤维的内在质量。80年代中期,聚丙烯细特纤维替代了部分棉纤维,用于纺织面料及非织造布。加上一步法BCF纺丝机、空气变形机与复合纺丝机的发展以及非织造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聚丙烯纤维在装饰和产业用方面的用途进一步拓宽。另外,各国对聚丙烯纤维的研究与开发也相当活跃,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完善,大大扩大了聚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
我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人,实在是太聪明了,总是能在严谨的政策中找到漏洞。不过这次恐怕要失算了。一方面,汽车没有三元催化器,尾气污染大,每年一次的检车肯定不合格;另一方面,汽车在技术上已经把这种行为屏蔽掉了。它是发动机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安装在它上面的氧传感器会检测进入与排出其中的废气氧含量,然后将信号反馈给发动机控制单元,以调节喷油量,形成闭环控制。如果不安装它,发动机收不到正确的尾气信号,会出现控制混乱的故障,汽车会出现加速无力、油耗等故障,发动机故障灯也会点亮。